第五十八章 裂痕,不同的文艺片 (第2/2页)
而且张伟评是大嘴巴,做了点好事能吹的很大,何况《英雄》没有张伟评确实拍不出来。
“也许,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张一谋有点羡慕沈三通。
他做不到快意恩仇。
对姜闻这些人他是看不上的,可是沈三通确实靠自己打出了一片天。
“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付露露安慰道。
上海。
韩憨他爹韩人均看向屋外。
十二月底的上海,温度依然不低,下起了雨。
“要下雨了,这个时候窗户要关好,衣服也要收,哪怕是室内,不收还要等一个晴天,难免会潮湿。”
“孩子,人一定要聪明,会看天色,和老天爷对着干,没有好处的。”
韩人均谆谆教导自己的儿子。
将三篇文章的最后一篇点击了发表。
如此自23日、24日、26日一共三篇文章发表完毕。
韩人均给儿子把前行路上的刺,一点点拔掉。
往后可以说,少年被书商推上舞台,无知所以热心键政,个性张狂,只是被有心人宣传为鲁迅再世,被西方当枪使。
所以才会对外面过分鼓吹,对自家历史偏见无知,引导无数年轻人思想混乱。
韩憨也是受害者。
哪怕沈三通没有要求,韩人均也会如此做。
污点,走到台面之前必须洗干净。
本来很困难,但只要有人猛烈抨击,因为抨击的人过于反,会导致自家儿子显得正常、温和。
这三篇文章是口头上对过去的一个告别,未来再找个机会把博客全删了,就是行动上的否定。
做过机关报编辑的韩人均,自有一套观察风向的标准,无论是什么风,在这片大地上,蠢货是无法笑到最后的。
而且时间点很重要,11年、12年、13年,或者再往后,同一件事结果完全不同。
有的是起义,有的是投降,最后的只能成为俘虏了。
现在能算的上起义。
“爸,这有用吗?”韩憨很懂事,没有犟,反而虚心的请教。
韩人均说:“这个要看,谁来看怎么看。如果是沈三通那样的人,肯定会嗤之以鼻。”
说着他嘿嘿一笑:“咱这个就是裱糊文章,把水端平。”
“各个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阶层诉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看似永恒正义的词语诸如自由、民主在不同人理念中的鸿沟。”
“我们还是批判,否定,鄙视我们的素质和习性,但是我们也表明了态度——不捣乱。”
“这一点够了,不用再多。”
韩人均道:“现在要做的就是等。”
“等?”韩憨疑惑。
韩人均道:“不捣乱这是一些人所无法容忍的,也是必然会跳出来,毕竟我们从他们那里吃到了不少好处。等到他们来骂我们,关键一环就完成了。”
“他们跳出来,借此你也可以跳出。”
韩憨有所明悟:“让子弹飞一会?”
见儿子能说出这样的话,韩人均很是欣慰:“对,让子弹飞一会。”
韩人均看了看儿子微博账户的私信,给韩憨指了指:“你看。”
韩憨一看,发现几个眼熟的公知给他发消息,大致是对他的说法进行批评,认为必须进行轰轰烈烈的行动,而不是这样的投降。
不过用了很多替代词,三通娱乐的微博管的非常严格,带有煽动性质的私信、博文不仅会屏蔽,还会对账号持有者进行处罚。
“怎么回他们?”韩憨问。
韩人均道:“我来回。就算他们不批评你,我也会让他们来批评,这样才能一把火将过去的历史统统烧掉。”
“作为一个父亲能做的做到了,该铺的路也已经铺就,接下来要靠你自己走。”
“好在郭静明再次探出了一条路,咱们不为天下先,可以走验证成功的路。”
“我会走的更远。”韩憨很是自信。
韩人均心说这么多人为你保驾护航,还比不过单打独斗的郭小四才叫做意外,不过自己儿子嘛,笑道:“我相信你。”
不知不觉11年过去了,12年到来。
茶话会上的言论传了出去,沈三通身上节奏飞起,压力不用多说。
以三通娱乐的实力,足够庇护一方,更多是精神压力。
好在今年春节在1月23日,阳历年、农历年挤在一个月,沈三通忙的飞起,没精力关注乱七八糟的声音。
1月3日。
沈三通参加微博组织的专访活动。
和观众直接沟通。
沈三通很喜欢这种模式。
主持人柳颜问:“沈导,很荣幸采访到您,我们现场抽取问题提问。第一个问题今年春节档为何没有你的电影?”
春节档三通娱乐上的两部戏,一部徐征接棒导演的《囧途4之日在东京》,另一部吴晶主演的《赵子龙》,沈三通电影缺席了。
“我也要给其他人机会。”沈三通开了个玩笑,然后正色说:“我手头上的戏,只有《精绝古城》做完了后期。”
公司方面是希望《精绝古城》能够在春节档上映的,不过沈三通拒绝了。
柳颜好奇:“为什么不上?”
沈三通为自己电影预热,春节档上不了只能等暑期档,提前半年预热也是预热:“《精绝古城》,电影定位是奇幻探宝题材,不沾染原著盗墓气。”
“但原著毕竟是盗墓,大年初一上映不太好。”
电影和写作不同,写作的尺度可以放开,传统文学更是如此,电影就要考虑很多。
盗墓没法端在台面上,所以盗墓电影成功之后,也有硬伤,很容易被搞掉。
所以电影《精绝古城》和原著有所不同,聚焦于探险、探宝,而不是盗墓。
不上春节档,如他说的那样,大年初一不太合适,一年开始图一个兆头。
柳颜赞叹:“沈导一直很重视观众意见。”
又问了《诛仙》有关的问题,然后有个明显想看热闹的:“有网友问你如何看待奥斯卡呢?奥斯卡提名还有一周时间,你觉得《金陵十三钗》有可能获奖吗?”
“这个问题有些搞事。”沈三通笑:“获不获奖谁知道,奥斯卡又不是我家开的。”
“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就说去年的奥斯卡,赢家之一的《黑天鹅》讲述了一个资深芭蕾舞演员,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与另一个舞者的竞争状态中,随着一场重大演出的日渐临近,许多的麻烦也随之加剧的故事。”
“另一个赢家,汤姆·霍珀执导的《国王的演讲》,该片讲述了约克公爵阿尔伯特在治疗口吃过程中与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结下深厚友情。”
“登基后,他在罗格的帮助下,克服心理障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的故事。”
“你有没有发现共同点?”沈三通反问柳颜。
柳颜想了想:“都带有励志和战胜自我的因素?”
“对。”沈三通感觉对方不仅是胸大,还有脑子:“《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教父》等等,我们不管原著原型,也不去管别的,单纯从电影去看,它们不属于爆米花,有一定文艺性质。”
“而它们的内核都有某种美好的东西在里面,战胜自我、家庭等等。”
“与之对应我们的电影,文艺片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不美,只有破坏的元素,没有让人热爱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