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裂痕,不同的文艺片 (第1/2页)
茶话会刚结束,就有消息传出去。
从相熟记者那里得知此事,张伟评气炸了。
张伟评自觉对中国电影发展是有功劳的。
没有他,当年张一谋拍不出《英雄》。
没有他,院线模式不会改变,电影票房卖的再高落不到制作公司手里,各省院线自己分了。
还一次次想办法提高分成。
张伟评有目中无人的资本。
沈三通不过一个小辈,胆敢一而再的找他麻烦。
他真的讨厌沈三通。
电影炒作的风气,是他在内地开的先河。
放话、生炒、硬炒、各种炒,只要能有版面,能有话题,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营销。
在沈三通面前,张伟评引以为傲的炒作手法显得拙劣不堪。
每次电影上映,沈三通总能掀起舆论风暴。
张伟评分析过,能做到这一点,只是因为沈三通是导演。
这是张伟评最缺的一块,也是他内心的恐惧源头。
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资本不再稀缺,能够产出优质电影的人更为稀缺。
同类之间最为厌恶。
张伟评面对一个超级加强版的自己,利益没有发生冲突,他能保持基本体面。
利益发生了冲突,情绪再也无法压制。
“他怎么敢的!怎么敢的!”
张伟评还没追究沈三通羞辱他呢,对方倒好,更加肆无忌惮。
此刻,张伟评完全忘了当年《黄金甲》项目,他欠沈三通一个人情,何况去《诛仙》探班也是别有目的。
他只觉得沈三通过线了。
愤怒之后,张伟评冷静下来。
他更气沈三通在张一谋面前提起了冯晓刚。
小钢炮在华易上市中大赚了一笔,而且早年通过跳槽再回来,和华易关系由被动转为主动。
这个是张伟评最为愤怒,也恐惧的!
这两年他能感觉到正在失去张一谋。
有张一谋,他就敢和院线干,敢和所有人干。
没有了张一谋,没人会在乎他。
越是感觉到要失去,张伟评攥的就越紧。
任何可能影响他控制张一谋的人,毫无疑问是他的敌人。
张伟评想着,房间外面有人敲门。
就见张一谋后面跟着付露露走了进来。
见到张一谋过来,张伟评立刻换个表情,笑呵呵道:“奥斯卡那边开始寄出提名选票,咱们今年机会极大。”
心里雷霆万钧,面上如同平湖。
张伟评对张一谋有很大的心理优势。
“哎。”张一谋简单应了声,脸上的褶子没有丝毫变化,看不出心里什么想法。
付露露却嚷嚷:“张总,别说什么奥斯卡了!现在连个沈三通都能欺负我们张导是吧?电影投资你不允许别人投,这个事你要管管吧!”
张伟评不耐烦,连个名分都没有:“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滚出去!”
“我跟着张导,不归你管!”付露露冷笑。
张伟评看向张一谋。
张一谋还是那个老样子,只是低了低头。
见此,张伟评心里反而笑了笑。
张一谋还是老样子,那就是好事。
一边看着别人赚钱眼热,另一边就是张不开口。
只要不是张一谋自己来开口,那么张伟评就有把握继续控制张一谋。
其他人代替说话,没有用。
而张一谋的性格里,有着搞艺术的人常见的矫情,总是不愿直接把利益掰扯清楚,觉得俗、跌份。
“投资额不够,我可以想想办法。”“营销之类的成本是真的这么高吗?”.用暗示,或者侧面提醒,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要好处。
想要电影的营收分成,却又不能把话说明白,觉得有违艺术,有违体面。
张伟评太喜欢这样的性格了。
张一谋要是铁了心,撕破脸来要好处,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这种将希望寄托于他身上,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付出和劳动的心血,然后“幡然醒悟”支付更多的报酬。
张伟评笑死,这个性格太可爱了。
对此,他都是装糊涂。
“我们电影和《龙门飞甲》的竞争正在关键时候,这个时候不能有负面新闻。沈三通的话也就是在业内流传,没有公开表示,我们不能激化矛盾。”
张伟评道:“这个事比较敏感,我在和对方积极沟通,我们这边,一定要只有一个声音。谨言慎行,注意舆论风险,不要胡乱发布。”
付露露立刻反驳:“这什么道理,他来搞我们,我们还什么都不能说?”
张伟评懒得解释,这个事他相信张一谋清楚里面的道道。
有些事不上称什么事没有,上了称要就事论事。
《金陵十三钗》的问题,他们俩一个制片人一个导演,都很清楚不能摆在台面上说。
“听听张总说什么。”张一谋也知道有些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说。
张伟评从称呼上感觉到了张一谋对他的疏远,面上笑着:“老哥你看好吧。我简单说三招。”
“沈三通这番话,真正惹到的不是我们。照他的说法,电影行业不过刚开始,文化、写作这方面起步早的,已经有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
“一开始外面给资源扶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市场越来越大,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可依然受外部影响。”
“他说的没错,正因为没错,所以得罪人,这叫不智。”
“不尊重前辈,新画面对电影行业发展有功,沈三通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喝水不仅忘了挖井人,还要骂,这叫做不义。”
“《龙门飞甲》成绩没有《金陵十三钗》好,作为三通娱乐的掌门人,占据了一大块市场份额,依然不满足,没有丝毫宽厚分享之心。他大放厥词,输不起的样子,这是不仁。”
“他还有偷生,其他黑料,老哥,你还不放心我吗?一定让他为自己的妄言付出代价。”
张一谋听到“偷生”二字眼神一动:“先这样吧,希望奥斯卡有个好结果。”
再次一无所获从张伟评那离开,付露露忍不住抱怨道:“你刚才就应该借此发难,《金陵十三钗》宣发需要那么多钱吗,他张伟评赚了这么多钱,都搂自己身上了。”
付露露是真急。
张一谋做文艺片时期的御用剪辑师,随着拍商业片不再合作,但是从《超市》开始,就被沈三通招揽,如今上千万身家。
团队里人心思动,这个待遇差距太大。
张一谋自己能接受给张伟评打工,团队成员难以接受。
不少人在念叨,给三通娱乐制作一部票房成功的电影一辈子保证有了,跟着张导没钱途啊。
时常有人往三通娱乐跑,再这样下去队伍要散。
“我知道,我知道。”张一谋喃喃自语。
他这一辈子吃过的苦头,走过的弯路,太多太多。沈三通的批评,他在最初气愤后,就不这么生气了。
和张伟评的关系,才是不得不处理的事。
娱乐行业的大发展,张一谋怎么能看不到?
如果在三通娱乐,或者在华易,哪怕是单干,现如今也是亿万身家了吧?
张伟评将他当成摇钱树,却不肯分出利益,甚至当做了私产。
来自家里,跟着他的团队,还有家外的
张一谋在犹豫,他能听懂张伟评话里隐含的威胁,能搞沈三通自然也搞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