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船队 (第2/2页)
那些世家个个想昌盛百年,将自家子弟都塞进朝堂,可是几十年后,却让北齐攻入汴京城两次,大梁的官家如同丧家之犬,甚至没有一战的勇气,就带着臣子往南逃窜。
世家名门子弟被北齐捉拿的比比皆是,更多人望风而逃,抢夺百姓车马、船只用来运送家财。
那些人本就各怀心思,为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好的时候,自然能互相帮衬,但遇到祸事时就只会设法自保。
谢玉琰早就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就清晰地见过他们的嘴脸,面对他们只会觉得恶心。
郭雄和郭川没有从谢大娘子脸上看出担忧和惧怕,有的只是运筹帷幄的从容。
谢玉琰道:“冯家的案子还要查一阵子,我会让人打听消息,不着急插手。”她也不着急见冯二娘,有许怀义在,冯二娘知晓的内情,都会上报朝廷。
冯家的案子想要彻底查清楚,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要趁着这桩案子,在汴水上立足,”谢玉琰道,“从明日起开始练船队。”
郭雄仔细地听着。
谢玉琰道:“我从杨家带来几个人手,让他们跟着你们做事。”
郭雄、郭川应声。
“至于你们的工钱,就照我之前说的那般,郭雄一日三百文,郭川一日二百文,三年之后送你们兄弟三条船,船工若是愿意跟随你们,你们也可带走。”
谢玉琰说完这话,拿出一张舆图递给郭雄、郭川:“我要你们熟悉这条水路,每日至少往返一次,若是遇到水道淤堵,禀告当地官府,我们出役通淤。”
通淤的船只,照惯例,可以优先在这条水路上通行,自然若是朝廷有需要,船只也要为朝廷运输货物。
“这条水路,”郭雄皱起眉头,“很少有船只来往,那里不出粮食,也没什么货物,大娘子确定我们要走这条路?”
谢玉琰道:“我们的船队,大多时候都要在这条水路上往来,现在我们手中的船只还不够多,你要做好准备,几个月内,可能会再增加十几条。”
郭雄睁大了眼睛,半晌才道:“那……我们运什么?”
谢玉琰道:“从汴京向外运衣食等杂物,我会让人在那边盘下几间铺子,暂时存放米粮、布帛、陶瓷器和家什,一些不容易坏掉的货物。”
“你们只管运就是。”
“那入汴京呢?要运什么?”郭雄再次问。
谢玉琰道:“眼下还没有东西,空船回来就是。”
这一来一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真的就什么都不买?
郭川道:“船工岂不是闲着就能赚工钱?”
郭雄摇头:“倒不会闲着,还需要通淤。”但是这些都料理好了之后呢?
谢玉琰见两人一脸茫然,其实她不说,郭雄也能慢慢悟出来,但免得让他们多费心思,她干脆揭开了谜底:“石炭。”
以后要运石炭入京。
等到消息传出来,这条水路上就会多许多船只,他们则会靠着为水道通淤,对这条水路格外熟悉的优势,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