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湖局势 (第1/2页)
北宋、南宋有兴战之势,这件事已经在江湖上传得热火朝天。
两个皇朝本同出一源,又都有驱逐鞑虏、收复山河之功,如今却站在了对立的位置,无论对朝廷、江湖还是民间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鸣金镇外,山峰高处。
两道人影并肩伫立在山峰之巅,俯瞰着脚下这座熙熙攘攘的小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自从形成两宋格局的那一天,我就知道两个皇朝闹翻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没想到这个局面会来得这么快……”
“被两个皇帝这么一搞,江湖上的人要难做了。”
“萧老弟何必如此发愁?”
“属于我们的时代早就过去,现在的江湖,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就算两宋真的对立兴战,届时难做的也是他们!”
这对话的两人不是别个,正是萧秋水和燕狂徒。
不久前,两人在海角仙踪,完成了时隔二十年的战约。
战斗结束后,二人在酒馆喝酒,无意间听说了擂鼓山的棋约,便一同来到了这里。
路上,又在江湖人口中听到了关七的事,得知了关于北宋皇帝的风闻。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初可要强太多了,他们要是乱起来,搞不好会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重新搅得天翻地覆也说不定呢。”
萧秋水意有所指,燕狂徒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口中的‘年轻人’,说的正是击败了两人的路平,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那也是小辈们需要担心的事了!”
萧秋水又问道:“关七是你的弟子,他的事你应该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那个传闻到底是真是假?”
“真有如何?假又如何?”
“南宋皇帝摆明了要兴兵北伐,一统天下,所以无论是真是假,他都会当做真的来处理;同样的道理,北宋皇帝也一定会将这件事定为假。”
燕狂徒说着抄起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大口酒。
“哎……天下和平到现在才几十年,若是二帝执意兴兵,只怕又要闹得生灵涂炭。”
见萧秋水依旧一副忧国忧民、愁眉不展的模样,燕狂徒只得安慰道:“萧老弟倒也无需太过担心!”
“据我这些年行走江湖,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两宋的经济、兵力其实都差不多,未必就真打得起来。”
“只不过暗地里的斗争,却是肯定少不了的。”
萧秋水点点头,忽地又想起什么,问道:“燕老兄方才说这些年游历江湖,走遍两宋,那你可知道两宋朝廷手上的和境内的江湖势力,各自如何?”
“萧老弟的意思,莫非是认为两宋会将国家之间的战争,转化为江湖人的斗争?”
萧秋水摇摇头,却道:“这是流血最少的方法,我会尽可能试试看。”
怎么试?
难不成是亲自前往两宋皇宫,向二帝游说?
燕狂徒盯着萧秋水看了许久,这才回答道:“北宋朝廷手上的江湖人多一点,但境内多不太平,不但山贼众多,江湖上的势力也更复杂。”
“真要说起来,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是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若是真的两宋兴战,说不定他乐见其成。”
“南宋朝廷手上的江湖人就少一点,但境内相对和平。”
七圣峰一役过后,北宋的江湖势力也进入‘改朝换代’的阶段。
六分半堂逐渐走向没落。
虽有狄飞惊苦苦支撑,但各堂主对他面服心不服,故而它现在已经是一艘死船了,注定被即将到来的浪潮掀翻。
金风细雨楼同样没有在重创中喘过气来。
但苏梦枕是只老狐狸,以他的心机和手段,想在接下来的浪潮当中趁机起势,并非不可能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