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顽贼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

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

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 (第1/2页)
  
  崇祯依然在表演。
  
  温体仁依然在配合。
  
  一低头,一拱手:“老臣愚钝,唯望陛下圣裁。”
  
  次日的朝议上,军粮换赈灾粮的提议就被扔给朝臣。
  
  侧重点不在支援元帅军挡东虏,而在于即使要给叛军兵粮,爱民如子的皇上也愿从叛军处换来赈灾粮,以赈济山西百姓。
  
  实际上兵部户部都不同意这个提议。
  
  兵部不同意很正常,他们正在计划一个由河南攻打潼关、郧阳袭击西安的战略,试图把元帅府洗过一遍的关中夺回来。
  
  这种时候,朝廷却在北方跟元帅府搞起来战略合作,谁也接受不了。
  
  而户部,就有点藏着掖着了。
  
  于公,这对户部其实是好事,毕竟山西买粮赈灾,即使是十万两,省府也很难挤出来。
  
  民间倒是可以,但民间商贾买了粮,那粮食是要卖的,而卖,就肯定落不到快饿死的灾民手里。
  
  粮价从来不是没理智的疯涨,涨到七两一石,就说明有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
  
  反而是用通州的粮换韩城的粮,这笔粮能直接运抵省府,由巡抚吴甡打理,最大限度上落实到缺粮的灾民手中。
  
  朝野对吴甡的赈灾能力,有目共睹。
  
  当年他带十万两赈陕西,由从陕西的藩王富绅处拉来三万六千两与三千石粮的捐助,赈济延、庆、平、西四府。
  
  耗用银两精确到毫厘,救助的灾民精确到人,一共赈济二十四万三百四十五人。
  
  发了牛种、赈了饥民、修了驿站、补了军需、买了骡子、支了军饷、修了城砦,中间被各县扣留、虚报一千三百余两,后来也应追能追尽量追回。
  
  当然结果确实无益于陕西乱状,但那并不能说吴甡赈灾是失败的,恰恰相反,他做到了自己工作能力的极致。
  
  只是朝廷给的预算就是一人救几口饭,他就算做到极致,也只是确保让该吃到的灾民把那几口饭吃进肚里罢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山西得到不是十万两银,而是十万石粮,再加上山西一省的行政能力,那相较于当年赈济陕西,物资便充沛了十倍不止。
  
  当年在陕西,十万两银就算全换了粮,也不过只能换到万余石粮而已。
  
  可是于私。
  
  户部没有任何官员能保证,他们从通州取出十万石粮,跟边墙对面的刘承宗脑子里的十万石粮,是一个东西。
  
  这儿可是北京!
  
  不是陕西那穷乡僻壤,吴甡一个御史过去,一口皇命只要足够强硬,就能把事情办到分毫不差。
  
  十万石大米白面变成小米黄面,小米黄面变成陈腐旧粮,陈腐旧粮变成石头沙子,运粮的兵丁害怕了自己抢自己,管粮的害怕了点火烧廒仓。
  
  这些很巧合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但没有任何人敢保证就不会发生。
  
  它们还没准会同时发生呢。
  
  户部官员不懂刘承宗手下的杀才,难道他们还能不懂朝廷的贵戚与胥吏是个什么操行吗?
  
  到时候出了事皇上要问责的。
  
  所以没人能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反正不愿意推进这事。
  
  就在这时候,边关接二连三传来急报,黄台吉的密信被截获了。
  
  不止一封。
  
  第一封被截获的,是黄台吉写给沿海总兵官、平虏将军陈洪范的信。
  
  这信是一个月前写的了,夹在木头里竖在旅顺口的岸边,被海防兵发现,一看内容赶紧渡海上报山东。
  
  信的内容其实禁不起推敲,写了很多似是而非,一看就是故意增加真实性的东西,比如几个人名,说是陈洪范派遣的外交人员,又提及三顺王的官爵。
  
  到后面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说届时来投,功名不在三王之下;或在大明,作为内应,二者请决其一。
  
  甚至还解释了把信夹在木头里立在海岸的原因,说是担心泄露大事,所以没有让陈洪范派到沈阳的使者回来。
  
  其实就是反间计,正话反话全说了。
  
  而陈洪范其实在这个时候,才在旅顺口收到另一封充满威胁的劝降信。
  
  说大明如今是外臣则奸伪欺饰,内臣则互相倾轧,将军难道能扭转挽救这种情况吗?你好好想想!
  
  前一封信故意被明军截获,送到崇祯当面,也不敢对陈洪范有什么动作。
  
  黄台吉之所以离间陈洪范,是他收到情报,陈洪范有兵,打算驻军朝鲜,只是不知具体数额。
  
  所谓天军十万、兵舰四百,黄台吉觉得能有三五万就顶天儿了。
  
  崇祯也是这么想的,他真以为陈洪范有三万兵。
  
  因为陈洪范的沿海总兵,管的是登莱镇和沈世魁的东江镇,算上海外兵,朝廷寻思咋的也得有三万人马了。
  
  可实际上,登莱和东江,早就都打烂了。
  
  山东这地方,历来是相对安全的援辽基地,海漕后勤的民兵多,能打的部队并不多,而且还事多。
  
  跟漕运占了边儿,就有罗教、白莲教的事,一闹饥荒就有人起兵,起兵就得平叛。
  
  这一直都是杨肇基、杨御蕃父子俩手下那点兵的活儿。
  
  人家的精锐人马到处平叛剿民军,不可能把本部交给陈洪范统领。
  
  而东江镇,说句难听话,沈世魁不敢回山东,陈洪范不敢上皮岛。
  
  已经是山高皇帝远,骚扰后金不是为了皇明,而只是为了生存这么一个状态,岛上拢共就几千兵,跟朝廷写信要物资都得奔着两万人说。
  
  毕竟说有两万人,朝廷也就能给送千把号人的甲械物资,就这还不给马,不给马咋登陆作战嘛!
  
  陈洪范不敢,也使唤不动人家。
  
  他自己手里拢共三千多人,一直在山东忙着募兵,打是不敢打,降也不敢降,朝鲜不敢进,回也不敢回,整个人在辽南尬住了。
  
  也正因如此,黄台吉给陈洪范的信,朝中知情大臣并不慌张,只有崇祯在着急。
  
  但边墙截获的第二封信,这就让满朝文武战战兢兢了。
  
  因为这封信是写给刘承宗的,信中提到协约攻明、等他从大明弄来粮草之类的话,令人格外惊恐。
  
  兵部尚书张凤翼看得明白,这跟陈洪范那封信一样,只是离间之举而已。
  
  因为如果刘承宗是为了进攻大明,他是完全没必要领军跑到蓟镇边外来,直接从陕西府谷渡黄河打山西就完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