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进入绣房 (第1/2页)
周粥简单打理了一下发型,又嚼了李秀儿给她找来的野草,摸了摸她的脑袋,这才去打听坞堡招绣工的事。
此时已经接近辰时,李三刀先前描述的来招人的管事早已没有了声音,周粥只能再次选择去问守在城门边上的守卫,只不过已经不是她前两天说过话的那个了。
“劳烦大哥,请问堡里还招绣娘吗?”
“你会刺绣?”守卫问她。
“对,我从小就……”
周粥还想解释她学习刺绣的来源,然而人家根本不听,甩了一句“等着”,便直接进去了。
没过多久,一名身着锦服的嬷嬷从里边走来,上下打量了周粥一番,仿佛她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货物。
嬷嬷的视线最终停留在周粥那双纤细的手上。
两天前,这双手还白皙嫩滑,此时上边已经被茅草割出了好几道口子。
“跟我来吧,如果你敢撒谎,小心出不了这道门!”
“不敢!”
周粥还记得昨夜的那个梦,谨慎地低下了头。
这是在古代。
这是在古代!
她在心中默念着,提醒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要超出古人的范畴。
进入坞堡之内,周粥不敢随意打量,就这么跟着嬷嬷身后走着,借助余光,她记住了自己进来的路。
磐石坞从外面看,就是一座非常坚实的堡垒,但进到里边一看,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堡,不如说这就是一座城,一座迷你的小城,其间屋舍俨然,堡内之人工作井然有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守卫在巡逻,与堡外的乱象截然不同,加深了周粥想要进入坞堡的决心。
“到了。”
穿过大半个坞堡,嬷嬷终于停了下来,她将周粥带到了一间平平无奇的屋子前。
从窗子往里看去,屋子里坐了四五个女子,都在做绣活。
周粥看她们的时候,她们也好奇地朝周粥看来,不过在嬷嬷严厉的神情下,立刻收回了视线。
嬷嬷并没有把周粥带进那几个女子所在的屋子,而是把她带到隔壁,从桌上找来一块边角料,丢在针线盘上,送到周粥面前。
“开始吧。”
周粥没有傻到开口问她开始做什么,而是问:“您想看我绣什么?”
“自然是绣你拿手东西。”
嬷嬷语气不太好,周粥一时间有些拿不准她的性子,不敢将最好的手艺展现出来,便挑了一个江夏去年比较流行的兰花样式。
周粥起手看似随意,实则已经定好了位,一针一线穿梭之间,一朵栩栩如生的兰花跃然于碎布之上。
“你这手艺不是民间习得的?”嬷嬷冷不丁地开口问道。
周粥自然不敢说实话,随便真真假假说了一些:“家中亲戚曾在大户人家中做过丫鬟,因府中变故回到家乡,母亲想让我日后能嫁个好人家,便备了礼,把我送去跟她学了一段时间。”
“嗯。”嬷嬷不置可否,又问,“你可识字?”
周粥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问,古代知识是被权贵垄断的,普通人家男丁识字的都很少,更何况是女子,她答不识字才是正常。
但是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掌握的技能越多,可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多。
识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她可以借口是跟教她刺绣的亲戚学的,也可以借口是偷听村里的私塾的课学的,只要能说得通都可以,她不信这坞堡招个绣工还要把她的来历查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