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急 (第1/2页)
替他上好药后,黎锦娥正欲收拾东西,床上趴着的人却突然出声道,“那个白色的小玉瓶,你拿回去,擦脸。”
狐疑地看了看谢子叙,黎锦娥还是伸手拿出了他说的瓶子。
黎锦娥想想自己也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他刻意而为,遂不再深思,抱着被子睡去。
一连三月,只要谢子叙招人侍寝,那个人必定是黎锦娥,而且次次都在上清殿。
这一下,气急败坏的可不止莫墨漓一人了。
那十位新人,无一不憎恨黎锦娥,甚至连城府极深的梅燕姝,也有些坐不住了。
如莫墨漓、梅燕姝,还得了几句赞赏,与皇上搭上了话。
“皇上,微臣有事启奏。”一胖胖的中年大臣出列请奏。
“准。”谢子叙弯起嘴角,果然有人坐不住,打算亲自上阵了。
“微臣听闻,皇上近日来一直独宠一女。宫闱之事,我们做臣子的本不该多说。但皇上年轻,理应以为皇室开枝散叶为主。”大道理讲了一堆,无非就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得不到恩宠。
谢子叙挑眉,这话是在暗指他年少轻狂不懂得以国之根本为重?
“应尚书这么急着催朕开枝散叶,是怕朕死的太早,后继无人?”
这话,谢子叙问得漫不经心,可应尚书却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明鉴,臣绝无此意!臣只是希望皇室兴盛呐!”
“哦”谢子叙点头笑笑,“那就依爱卿的意思,雨露均沾。”
应尚书一愣,这就答应了?
皇上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
正当何尚书庆幸的时候,谢子叙又抛出了一个让他不知所措的问题,“那爱卿觉得,从谁开始比较好呢?”
“这……”应尚书心里自然是希望自己女儿能得圣心,可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但
吱吱唔唔半天,应尚书只能答道,“这后宫是皇上的后宫,臣怎么能指手画脚。”
谢子叙似笑非笑,“朕也觉得,这后宫是朕的后宫,不用你们来指手画脚。”
一瞬间,应尚书的身体就僵住了,一层细密的薄汗浸湿了内衬。
应尚书跪在地上发抖,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那高坐在龙椅上的人。
见应尚书身处险境,梅国公赶忙出列帮腔,“皇上误会了,应尚书也是一番好意。”
谢子叙凤目微眯,向那说话的人看去。
梅国公梅钧,曾经梅蝶衣的长兄,谢子叙的舅舅,也是这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安静持续良久,终于被打破,“朕自然知道,应尚书是一番好意。朕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应尚书,还不快谢皇上恩典。”见谢子叙松口,梅钧赶忙给跪在地上应尚书使了个眼色。
“谢、谢皇上恩典。”刚刚还面如死灰的英尚书,眼中又重新焕发希望的光芒。
“爱卿平身罢。”谢子叙虽心有不甘,但此刻也不能发作,只好就此作罢。
回到璇霄宫,安德见主子一直阴沉着脸,甚至连午膳都没吃几口。
劝慰道,“皇上,龙体要紧。现在还不是咱们和梅钧翻脸的时候。”
听见梅钧二字,谢子叙握着茶杯的手骤然缩紧,指尖泛白,“朕知道。”
见主子心中仍有怒气,安德有些担心,“虽说这几年我们在江湖上的势力发展迅猛,明面上已可与梅家比肩。但梅钧此人老奸巨猾,比起暗地里的势力,我们还远远不如根基深厚的梅家。这么多年您都忍过来了,可别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乱了阵脚。”
谢子叙深吸一口气,吐出,紧握茶杯的手,也松开,“今天,是朕心急了。”
见谢子叙总算稳住了情绪,安德也舒了口气,岔开话题问道,“皇上,今天是否还是请黎常在过来?”
“不。”谢子叙指腹抚过茶杯杯沿,目光幽深,“今天,把应婉倾叫过来。”
“喏。”虽然不明白主子找应婉倾干嘛,但安德可以肯定,绝不是什么好事。
见安德就要退下,谢子叙突然再次出声补充道,“该去哪去哪了,别带到上清殿来。”
“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