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必然成为公司一大新的强劲业绩增长点】 (第1/2页)
萧宇从办公桌里出来,到休息区沙发坐下,云舒拿着他刚刚给的文件也过来并在他旁边坐下。
这时,萧宇偏头瞄了眼云舒又说道:“手术机器人也不算什么新概念,早在20实际80年代,腹腔镜的出现就开辟了微创手术的时代,微创外科也被评为改变人类生活的百大发明之一。”
“到了当下的21世纪,为克服腹腔镜技术的不足,外科手术机器人就已经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了微创技术领域的主流,其发展和临床应用被认为是外科手术发展史的一场革命,预示着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的到来。”
“而现在伴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手术机器人已经进化出了堪称‘千里眼’、‘隔空取物’的本领,医生操作平台和患者手术平台完全分离,医生在操作平台就可以远程操作,掌控手术过程,完成手术。”
说到这里,萧宇停顿了一会儿,进而道:“尽管其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我还是不太满意,我所设想的手术机器人要是搞出来了,直接能够快进到第五代外科手术时代。”
“从此,医生都不用远程操控进行手术,也不用亲自主刀,手术机器人自己就可以完成手术的全过程,而且做的比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更好。”
经验再丰富、再优秀的主刀医生,人手的极限颤动控制的再好也比不过机械设备的紧密程度,而且对于某些患处的“死角”也是人手办不到的。
但手术机器人却可以做到,无非就是针对性的安装一些精细机械臂部件。
而且论经验丰富程度,一个人类外科手术医生根本不可能和人工智能相比,只要给手术机器人的AI智能体足够的外科手术的数据投喂学习,理论上手术机器人掌握的外科手术经验是所有手术医生的经验。
在已有的并且已成型的知识库里,人类外科手术医生是根本无法跟手术机器人比的,人的优势是创造新的外科手术知识,而AI的优势是学习并掌握已有的知识。
云舒垂眸思量了一会儿,然后看向萧宇好奇道:“这跟你之前决定要进军生物工程单器官克隆技术领域有关联?”
闻言,萧宇点点头:“不错。如果单器官克隆技术我们搞成功了,外科手术的需求量会极大的暴增,现有的主刀医生资源完全不够用,而且我的目标是希望单器官克隆技术搞成了,能把移植手术费用降到普通人都能承担得起,那么外科手术的需求量就更是会几何级数飙增。”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手术机器人必须得有,否则解决不了市场供求,培养一个主刀医生不容易,手术机器人搞成功了,一旦解决了技术问题,直接拉爆产能,批量大规模制造就行了。”
培养一个优秀的主刀医生可能要十几年,但手术机器人从工业流水线上被完整制造生产出来,平均时间可能就是几十分钟的事情,甚至规模效应下还能更短,这就等于几十分钟的时间便可以为临床医学领域带来一个优秀的主刀医生,这种效率是难以想象的。
萧宇看向云舒笑道:“就算单器官克隆技术突破难,甚至不突破,我要搞的这个手术机器人也依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刀医生这样的医疗资源,现在依然是极度稀缺的,手术机器人搞出来了,能够极大的释放外科手术的医疗资源,也能进一步降低现在的外科手术的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